最新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最新动态 >> 正文
学校承办教育部中南地区高等学校电子电气基础课教学研究会第三十一届学术年会
作者: 点击数: 时间:2025/11/03 10:37:08

为深化电子电气类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推动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提升中南地区高校电子电气基础课程教学质量与水平。11月1日,由教育部中南地区高等学校电子电气基础课教学研究会主办、桂林航天工业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承办的第三十一届学术年会在桂林成功举办。来自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的电子电气领域专家学者120余人参加本次年会,共同探讨电子电气基础课教学的前沿发展与改革实践。

开幕式上,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副校长张立国教授代表学校致辞。他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及办学特色,指出学校始终聚焦国家战略与产业发展需求,高度重视电子电气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与创新改革,希望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区域院校间的协同合作,共同推动核心基础课程的内涵建设与智慧升级,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构建高水平交流平台。研究会理事长甘良才教授致辞并宣布第三十一届学术年会开幕。

在大会主旨报告环节,与会专家围绕数智赋能、课程创新等核心议题展开了深度分享。教育部电工电子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北京交通大学陈后金教授系统阐述了“道术相济、数智赋能”的教学理念,提出“知而有识、学而善用”的育人观,分享了在课程体系重构、智慧课程与数字教材建设方面的实践成果,为电子电气基础课改革创新提供了重要参考。青年科学基金项目(A类)获得者、华中科技大学肖泳教授以《面向6G的移动智能体信息通信网络理论与原型系统》为题,前瞻分析了从数据通信网向智能体通信网的演进路径,重点介绍了其在特征域联合编码、广义率失真理论及原型系统“AgentNet”方面的关键突破,为6G通算智融合架构提供了新思路。

此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傅丰林教授、国防科技大学杜湘瑜教授、浙江大学潘再平教授、华中科技大学邓天平教授、武汉大学黄珺教授等专家分别就“高校课堂教学中教师存在的主要问题浅析”“以数字教材建设为抓手推进智慧教学改革”“电子设计竞赛与电力电子技术”“AI赋能课程探索——以《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为例”“多模图形融合与协同感知”等主题作专题报告。桂林航天工业学院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嵇建波教授汇报了本校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在特色化建设方面的探索与成效。一系列报告集中展示了电子电气基础课教学在理念、方法与技术融合方面的最新进展,获得与会代表的积极反响。

在分组研讨环节,与会教师代表围绕“一流课程与教材建设”“智能技术教学应用”和“实验实践教学改革”等主题进行了充分研讨,分享了各校在专业建设与课堂改革方面的实践经验,现场交流热烈,学术氛围浓厚,有效促进了区域高校之间的经验共享与协同发展,将进一步助力学校电子类学科的高质量发展与创新型人才培养


信息来源:人工智能学院

图文:银旭雯|送审:蒋宇潇

一审:王凯|二审/编辑:刘亚宁|三审:李雨思

上一条:人工智能学院召开2026年度国家级科研项目申报动员会 下一条:东莞桂航-青软大数据学院举办2026届毕业生计算机类专场招聘会

关闭

学校地址(Add.): 桂林市金鸡路2号 邮编(Postcode): 541004 电话(Tel): 86-0773-5863280 传真(Fax): 86-0773-5863286
 招生咨询电话(Tel):0773-2253028(兼传真), [桂ICP备05001199号] 前置审核编号:桂JS201408-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