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上午,2025年新媒体农文旅传播发展论坛在我校问天楼图书馆报告厅举行。学校党委宣传部、航空服务与旅游管理学院相关领导,桂林市、七星区、灌阳县、灵川县、全州县、兴安县、阳朔县融媒体中心代表,新媒体行业从业者以及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师生共100余人参加论坛。

航空服务与旅游管理学院院长林朝阳代表学院在论坛上致辞。他表示,学院希望与各融媒体中心、文旅项目、农业企业以及各行各业创作者们一起,汇聚学界的前沿思想与业界的实干经验,共同探索如何以新媒体为引擎,为农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同时,也希望学院的智力资源与业界的实战经验深度融合,共同为桂林农文旅的发展描绘更精彩的画卷。
本次论坛以“新媒赋能·融合创新:共话农文旅发展新图景”为主题,我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授叶桂郴、广西桂学研究会桂林联络处秘书长陈宪忠、阳朔县社科联主席柏振海、桂林市山境·路亚小院主理人刘文侠围绕主题从不同角度分享了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

叶桂郴从视频传播的内容、形式和拍摄攻略三个方面,系统性阐释了中国传统村落的媒介传播策略。他认为,视频传播的内容可以从历史文化、建筑风格、空间机理三个角度构思,通过短视频或专题片的形式进行传播。

陈宪忠以《大村也是阵地中的“阵地”为主题》,在分享中强调了大村的革命故事及其不同凡响的深远意义。他指出,大村涉及的人物众多,事件重大,情节复杂,影响深远,有待深入挖掘,需要各方协同努力开发建设,让大村成为桂林新时代文化建设的主要阵地,将这片热土的精神永远传承下去。

柏振海以“新媒体赋能农文旅产业探究”为主题进行了分享。他认为,应避免简单地蹭热度学热梗,而应挖掘本地特色,形成独特发展途径。结合工作经验,他总结出“三个体系、四个工具、五个策略”,希望通过激活产业动能,整合市场资源等一系列具体措施,打造出属于桂林的农文旅传播发展新途径。

刘文侠围绕农文旅在地性的推广和传播,分享了“山境·路亚小院”成为“网红”的策略。他认为,新媒体传播中应力求“精准”而非“广谱”,运营核心理念应从“购买流量”转变为“创造分享欲”,将资源更多地投入到产品打磨、客户服务与情绪价值营造上,自然激发游客的自主记录与分享欲,通过真实体验的用户自传播,积累高黏性、高转化率的精准客群,从而实现品牌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负责人梁俊明在论坛上作总结发言。他表示,本次论坛为我院与桂林市各级融媒体中心建立了一个宝贵的交流平台,形成了诸多共识,同时也为我校相关学科建设提供了新思路。学院将更好地整合校内资源,发挥学科优势,为地方农文旅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当天与会嘉宾还参观了校史馆,师生与嘉宾围绕主题开展了深入交流。
信息来源:航空服务与旅游管理学院
文字:赵佳慧|图片:刘泳江
一审:言瑶|二审/编辑:刘亚宁|三审:李雨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