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为庆祝第十个中国航天日,桂林航天工业学院联动航天专家、在校教师与青年学子,举办一系列沉浸式校园文化活动。
在“航天专家相约桂航”系列学术讲座中,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研究员、歼-10B飞机试飞副总师卢克,为在校青年学子深情讲述老一辈科学家在艰苦环境下,凭借顽强毅力和卓越智慧,突破技术封锁,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令世界瞩目的航天奇迹。航天动力技术专家,航天液体动力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谭永华在讲座中通过详实的研制案例,介绍我国液体动力事业起步发展历程,分析了当前液体动力发展现状和产品研制情况,并结合新时代航天强国建设需求,重点解析了阐释液体动力技术特点和重复使用发展趋势、当前液体动力面临基础科学和工程应用问题挑战,生动展现了现阶段,航天关键技术从历史传承到创新发展的实践路径。
活动当天,桂林航天工业学院还邀请了桂林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学校2024级的同学们来到学校开展航天主题研学。在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北校区的航天博物馆专业讲解员生动细致的讲解下,同学们跟随着中国航天的发展轨迹,从“东方红一号” 人造卫星的成功发射,到 “神舟十九号” 载人飞船的顺利升空,中国航天的辉煌成就与背后的艰辛奋斗,如同一幅幅鲜活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嫦娥探月探测器、天问一号火星车等模型,以及运-5 运输机、歼- 6 战斗机等退役装备模型,都让同学们惊叹不已,深刻感受到中国航天科技的伟大与卓越。在航空宇航学院,同学们又开启了一场奇妙的飞行探索之旅。在一楼的广西工程小型无人机系统及应用研究中心,琳琅满目的飞行器模型令人震撼。这里就像一个充满创意与智慧的飞行器世界,各种独特设计的模型让同学们大开眼界。学院教师热情地为同学们展示学生团队自主研发的飞行器,详细讲解其设计理念和创新之处,同学们纷纷投来钦佩的目光,心中对科技创新的向往愈发强烈。
值得一提的是,航天日期间,桂林航天工业学院特意组织“钱学森班”的同学们“探访来路”,到上海交通大学参加中国航天日主场活动——“致敬航天奠基人,传承科学家精神”纪念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回国70周年系列活动。参观中国航天日科普展,从“嫦娥”探月到“天问”探火,从北斗组网到空间站建设,全景式感受中国航天的“星辰大海”。据了解,桂林航天工业学院“钱学森班”正是遵循钱学森“集大成得智慧”教育理念,秉承大成智慧学中“量智与性智相结合、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科学与哲学相结合、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微观认识与宏观认识相结合”的思想精髓,依托学校的学科优势及航天行业资源,旨在培养一批工科基础宽厚、发展潜力大、综合素质高、创新能力强的高端航天人才。
活动期间,桂林航天工业学院还通过航天科普进校园、飞行器大赛等丰富形式庆祝中国航天日,充分展示了空天科技应用及发展趋势,带领师生沉浸式感受航空航天科技魅力,激发爱国情怀与科技报国使命感。
新闻链接:https://apph5.cloudgx.cn/article/sync1917163835635138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