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驻村“第一书记”刘飞(左三)为村民讲解精准扶贫政策
我校派驻灌阳县文市镇会湘村的“第一书记”刘飞,从2018年3月下乡驻村至今,经常利用早上六点钟、晚上六点钟这两个时间段开展走村入户,为群众排忧解难。如今,广大乡亲们都叫他“六点钟书记”。
合理规划时间 提高工作效率
在什么时候走村入户效率最高?在这个问题上,刘飞刚开始驻村工作时也走了一点弯路。“刚到村里时,按照在单位里上班的时间点开展工作,发现很多村民不在家,来回走三趟都碰不见几个人,整个村子都静悄悄的。”刘飞笑着说。摸清当地农户作息的实际情况,成了摆在刘书记面前的第一道题。
通过走访村干、村民,刘飞才了解到当下正处于果农的农忙时节。经过认真记录、统计、比对他们各自的作息时间后,他发现大部分村民近期都在忙于采摘、销售果子,基本上大家早上7点左右吃完早餐,就出门到地里干活,中午回家短暂休息后继续劳作直到晚上6点左右才回家做晚饭,8点左右村民们才闲下来。
根据果农的作息时间,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刘飞果断调整了工作思路,把日常休息时间也变成了“驻村”上班时间。每天早、晚6点是他最忙的时候,“这两个时间段村民比较方便,我就利用两个时间段开展入户走访调查,中午时间用来为所住的村民家做好午餐,这样他们干活回来就能吃上可口的饭菜。白天其他时间用来分析、整理入户所得的信息,熟悉、了解国家的扶贫政策动向以及完成县、镇部署的相关工作。”刘飞说。
调整后的时间分配更为合理,工作效率显著提高。刘飞说,以往入户的时候,经常要急着回来填写扶贫材料,有时专心填写扶贫材料的时候,又想着贫困户家里的事情,这样不仅工作时间分配不合理,并且工作效率低下,而现在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户深度分析 落实精准帮扶
在贫困户增收问题上,如何提高工作质量,成了刘书记亟待解决的第二道题。
“大部分贫困户对于主动提高家庭收入一事,是持比较消极的态度的,因为他们等、靠、要的思想过于严重,刘书记驻村以来,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会湘村村主任范汝利如是说。刘飞针对不同的贫困户,深度分析,因户施策,这成了他解决这一难题的“法宝”。
贫困户范某,家里有三口人,范某在外打工,妻子高某在家照顾生病的儿子,整个家庭压力较大,他们自身也对增收脱贫没有信心。刘飞针对这一情况,认真分析了他们的家庭贫困原因,几经思量终于为这个家找到了一条可行的“脱贫路”。
范某常年在外打工,收入较为稳定,但又不足以支撑整个家庭收入,在这样的情况下,刘飞思考更多的是让在家的妻子加把劲撑起“半边天”。经过联系县里的就业指导部门,对高某进行了手工艺品方面的专门培训,她在家就能制作旅游工艺品,然后挂靠在店面里销售,有效实现了家庭增收。
“针对家里劳动力充足的,就要动员外出打工;针对劳动技能不足的,就要联系相关部门开展针对性的培训;针对缺乏资金的,就可以申请小额贴息贷款;针对孩子读书的,就要帮助他们盯紧雨露计划……”在谈到这些情况的时候,刘书记如数家珍。
为民事无巨细 走进群众心里
刘书记刚开始利用早、晚六点钟开展入户工作的时候,贫困户也挺热情,但是也仅限于寒暄而已。如何真正走进人民群中的内心里,成了刘书记准备解决的第三道难题。
随着对扶贫政策了解的愈加深入,对基层情况愈加熟悉,能为群众解决的问题更多了的时候,他与贫困群众的内心也就更加紧密了。
“有一次我在路边上碰见刘书记,他正拿着一沓材料急急忙忙地往前赶,我叫住他,问他为什么交了一百元钱上去,电视信号接收设备还没有发下来,刘书记说帮打听一下。我当时以为只是敷衍我,可是过了不久,设备就发下来了。”贫困户范中雄竖着大拇指说道。
其实,刘飞自己并不清楚“六点钟书记”的名号什么时候在群众之间传开的,站在旁边的会湘村支书范森凤笑着说:“应该是他利用早六点、晚六点走的户数越来越多,与大家交流的越来越深,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多,真正走进群众心里的时候,‘六点钟书记’的称号就开始慢慢传开了。”
“群众的事没有小事”刘飞认真地说。“对于整村脱贫摘帽工作而言,目前只是迈开了第一步,但我深信,有这坚实的一步做基础,必将激励我克服万难、不断前行。”
(编辑 徐艺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