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第37个教师节之际,党委宣传部推出“教学名师”系列报道,刊发获奖者事迹,旨在弘扬我校先进教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精神品格,增强全校广大教师立德树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在全校形成教书育人、创新攻关、爱岗敬业、奋发向上的良好氛围,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和教育强国建设,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我校能源与建筑环境学院韩兴国老师,在校期间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推进专业建设,是广西区优秀教师和广西千名中青年骨干教师。他教学研究能力强,主持或主要参加国家级、区级教学改革工程项目8项,发表教研论文10余篇。他教学管理水平高,注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创新,能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因材施教。他教学效果好,获广西教学成果一等奖2次,广西高校教学软件大赛二等奖、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优秀奖,指导学生参加区级以上学科竞赛获奖16次。
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享受进步
针对不同的学生,韩兴国会采取不同的教育办法,目的只有一个——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不断享受进步。针对学生个人兴趣爱好多样化的特点,韩兴国采取了“教亦多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等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待教学始终坚持“每课必备、每课必新”的原则,突出重点,及时将前沿技术融入课堂之中,力争使每一节课都有一些新鲜的思想内容,使学生有新的收获。“其实每个孩子都很独特。作为教师,能够把学生好好培养出来,真的很有成就感。”韩兴国说。
韩兴国的学生们都知道,他的课堂上别出心裁地设了一个“专座”,迟到的或调皮的学生将在专座享受“特殊照顾”——韩老师富有针对性的提问环节,一节课下来,韩兴国与坐在专座的学生互动最多。课间,他会和学生聊聊天,沟通交流一下。“不大喜欢听课或者学习不那么好的学生,总喜欢坐在教室的后面,我会找一切机会鼓励帮助他们。”韩兴国说,“对于学习内容理解不到位的学生,我会找机会给他们开小灶,提高他们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对于自身基础好、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我鼓励他们自学,遇到问题和困难找我解决。”
勇于创新,使学生“在做中学”
他潜心研究高等学校工科教育教学规律,利用先进教育教学理念,锐意教学改革,更新教学观念,建立了能力本位、更加面向需求的课程体系,探索以“学”为中心的“做中学”教学方法改革,强化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
在教学内容上,韩兴国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构建以“理论-方法-应用”为主线的进阶式课程内容体系,课程内容的设置和更新应面向产业、企业和职业需求,精炼和整合课程内容。在教学方法上,他用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方法,建立教、学、做、讲、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针对实践教学。采用“前展后拓”实验教学方法:学生实验前,自主设计方案;实验中,自主搭建流程,自主实验;实验后,师生深入研讨,巩固效果。构建“虚实结合”实习实训模式,借助仿真装备和虚拟软件开展仿真训练,虚实有效互动,以虚强实,实现虚拟仿真训练和工程实践操作的有机结合。
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积累,韩兴国主讲课程《微控制器应用技术》在实验室小班教学,受到学生的广泛好评。《数控机床电气控制》网络课件获第十三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优秀奖,获第十三届广西高校教育教学软件应用大赛二等奖。《面向产业需求,基于能力导向的机械类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获广西教学成果一等奖。
潜心科研,辛勤耕耘
诚朴稳重,严谨认真,韩兴国有着标准的学者气质。他主要从事机器人和增材制造等方面的研究,是学校机械工程硕士点非标智能产线与机器人集成方向负责人,担任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东北石油大学兼职研究生导师。
他经常会和学生一起热烈讨论、解决问题。在学生眼中,老师在学术上十分“严谨、规范”。“他对我们的要求非常严格,论文的每一句话都会仔细推敲。”学生李长鑫说道。
作为广西千名中青年骨干教师,他不断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和科研能力,根据学校重点学科的建设要求和广西区智能装备制造业的战略发展要求,紧扣区域经济中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大发展需求及结构布局,参与了机械工程重点学科的建设工作,为机械工程硕士点申请做准备,为广西智能制造产业贡献力量。
教学与科研并重,科研反哺教学,这是韩兴国一直以来的坚持。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在《机械工程学报》等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科研论文40余篇,SCI/EI收录4篇,授权国家专利3项,编著教材2部。曾获广西区“优秀教师”、广西高等学校“千名中青年骨干教师”等荣誉。
始终对学生认真负责的韩兴国,为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而努力着。他在教学科研中攻坚克难、坚韧不拔的精神,激励着每一名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