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航故事

当前位置: 首页 >> 桂航故事 >> 正文
谢东:探寻科研与教学“共生”之道
作者: 点击数: 时间:2023/09/09 10:15:34

编者按:在第39个教师节之际,党委宣传部推出“两航一创”优秀教师代表及团队代表系列报道,旨在发挥优秀教师及团队的示范引领作用,引导全校广大教师坚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涵养扎实学识、勤修仁爱之心,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坚守三尺讲台,潜心教书育人。


人物名片:谢东是我校理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领航学者、量子精密测量与调控团队带头人。在科研上刻苦钻研、承担大量国家级科研项目的同时,他长期工作在教学第一线,承担本科生大学物理课堂教学。如何平衡科研与教学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都是高校教师所面临的难题,谢东经过近十载的奋斗,已然为科研与教学这对命题做出了完美的诠释。他自从教以来,长期扎根在科研与教学一线,上下求索、朝夕不倦。默默耕耘近十载,如今的他已然成为一名引领学科发展的优秀科研人,亦是一位育得满园桃李的优秀教师。

知行共生深耕量子信息新成果

谢东始终记得,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成归来,便立志要将所学运用在实践中,为国内理论物理、量子信息相关领域的发展贡献力量。他在百舸争流的科研征途中,多年来不畏艰难、激流勇进,无怨无悔地奉献着自己的精力与热忱,努力攀登科研高峰。

长期以来,谢东致力于量子信息方面的研究,研究了PT对称腔磁系统的参数估计问题。证明了弱耦合可获得较高的估计磁灵敏度,比目前最先进的磁电传感器高6个数量级,为制备高灵敏度磁强计铺平道路;提出了两个不同编码信道的相干叠加策略,并证明了在连续可变系统中可以实现超海森堡尺度的测量精度;提出了一种提高低温测量精度的新方法,并获得了朗道界,避免了温度接近零时温度测量不确定度发散的问题……这些研究成果已转化为本科生及青年教师实验和教学的资源,在支持教学改革的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科研创新思考。

他取得的丰硕研究成果,带动了桂航物理学科的快速、全面发展,并通过学科交叉渗透与融合,推动了测控技术与仪器、大数据科学与技术、智能制造、通信工程、计算机、光电信息以及航空航天等学科的进步与发展,提高了整体科研水平,提升了桂航相关学术成果在国内外的影响力。谢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部级自科项目2项、省部级教改项目1项、横向军工项目1项。迄今发表SCI论文近40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高水平论文20余篇,包括领域著名期刊Physical Review A、Advanced Quantum Technologies和Results in physics等在内;受邀成为Quantum、Scientific reports等多本学术期刊审稿人,并入选《物理科学与技术》杂志编委。同时,他还入选“广西千名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育计划”、获评桂林航天工业学院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这累累硕果的背后,凝结的是他日复一日锲而不舍地拼搏,这是使命使然,亦是志趣所在。“科研的过程往往充满了痛苦的摸索,坚持下来总会有好的结果。”谢东这样说道。

学思共生重视教研团队新建设

在理学院青年教师的刘正钦的眼里,谢东是一位认真又严谨的导师:“谢老师组建了量子精密测量与调控团队,会不定时给年轻队员开展相关科研知识培训会议,让我们能快速掌握课题相关知识。他还会给青年教师精选一些优秀的论文,组织大家一起讨论。我认为这对于我们青年教师来说非常关键,在谢老师的指导下,我们能更快的得到提升。”

近年来,谢东除了完成自身繁重的科研任务,还尤其重视科研团队建设,组建的量子精密测量与调控团队,围绕构建精密的量子传感测量方案、保密的量子通信方案、可行的量子算法、高效的量子调控方法、用于航空的量子陀螺仪与磁力计,发掘驱动耗散量子相变以及新奇的量子材料属性等方面开展研究,并积极带动像刘正钦这样的青年教师成长。

除了组建科研团队,在教材编写、课程建设上,他都引导和带领团队的几位青年教师一起参与,悉心指导青年教师熟悉掌握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和相关的前沿知识以及教学要点、难点,明确大学物理课程在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熟悉大学物理备课、授课、考试等教学环节,学习和掌握正确的教学方法,正确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现代教学技术。

无论是科研还是教学,谢东都希望带着大家共同进步。“在谢老师的指导下,我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有很大的提升。每学年的大学物理课程的教学都得到学生的认可,在科研上我参与了谢老师的科研项目,并发表SCI学术论文”。刘正钦说道。

科教共生探索研究教学新模式

“同学们,大家知道什么是量子纠缠吗,它超越了经典物理学的界限,量子之间有一种可以用波函数解释的状态,给大家举个形象的例子就像两个人心有灵犀,心心相印……”在2022级机械电子工程的大学物理课上,谢东正在给台下的学生们讲解量子纠缠的概念。作为大学理工科类的一门基础课程,大学物理为学生后继专业基础与专业课程的学习及进一步获取有关知识奠定必要的物理基础,但同时也因为概念相对抽象,对理解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有着较高的要求而常居校园“挂科榜”前列,对此,谢东有自己的“解题步骤”。

谢东始终认为:“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不是课堂教学能够单独完成的,大学物理作为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开展科研实践训练和创新思维培养十分必要”。在课堂教学中,谢东一直致力于探索并优化科研与教学共生的“研究型教学”模式,结合自身研究背景,通过科研反哺教学,积极开展“研究型教学”改革。

“备课充分、趣味性强、课堂氛围活跃、教学方式创新点多、融合最新研究进展”这是2022级机械电子工程学生程泊瑜对于谢东老师课程的评价,“老师在讲解知识点的时候经常会给我们介绍诺贝尔获得者物理学家的发现发明等前沿知识,会给我们带来很多新的认知。”

每节课开始,谢东往往从精心挑选的案例开讲,结合前沿科研成果解读物理的新技术和新发现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充分调动同学们的听课积极性。每一节课的主体都会通过案例或文献解析、互动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将原理与关键技术化繁为简,深入浅出地呈现给大家。每一节课最后几分钟,通过小结将教学内容拓展到前沿技术的发展和展望,开拓学生视野。同时,他在教材编写和课件中均精心挑选相关案例与科研文献,供学生课后阅读和扩展学习。谢东还积极探索将一些科研成果转化出适合本科生的探索性综合性大实验,让学生根据专业基础知识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和高校教师,谢东始终不忘教书育人的初心,勇担科研报国的使命。在未来的征途中,他依然会执著地驾驶好科研与教学两辆马车,修己惠人、笃行致远。

信息来源:宣传部

文字:刘梓汐|审核:李雨思|编辑:梁蕊

上一条:黄俊锋:在“信息素养”的助推下成长 下一条:魏金占教授“两航一创”创新团队:瞄准前沿领域 为空间信息科学提供新思路

关闭

学校地址(Add.): 桂林市金鸡路2号 邮编(Postcode): 541004 电话(Tel): 86-0773-5863280 传真(Fax): 86-0773-5863286
 招生咨询电话(Tel):0773-2253028(兼传真), [桂ICP备05001199号] 前置审核编号:桂JS201408-004